全草类—大蓟大蓟
Herba Cirsii Jeponici
(英)Japanese Thistle Herb
别名 将军草、牛口刺、马刺草 。
来源 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kicum DC.的地上部分。
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,高0.5~1m。根簇生,圆锥形,肉质,表面棕褐色。茎直立,有细纵纹,基部有白色丝状毛。基生叶丛生,有柄,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15~30cm,羽状深裂,边缘齿状,齿端具针刺,上面疏生白我丝状毛,下面脉上有长毛;茎生叶互生,基部心形抱茎。头状花序顶生;总苞钟状,外被蛛丝状毛;总苞片4~6层,披针形,外层较短;花两性,管状,紫色;花药顶端有附片,基部有尾。瘦果长椭圆形,冠毛多层,羽状,暗灰色。花期5~8月,果期6~8月。
<生于山野、路旁、荒地。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。
采制 夏、秋季割取地上部分 ,晒干或鲜用。
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、物生碱;鲜叶含柳穿鱼甙(pectolinarin)。
性味 性凉,味甘、苦。
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,祛瘀消肿。用于衄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下血、外伤出血、痈肿疮毒。
附注 根亦入药,功效同地上部分。
大蓟【中药讨论专版】
刺儿菜原名小蓟草,属菊科多年生草本。中国各地都有,常见于田埂、地头、沟旁、湿地,为到处野生的小草。苏颂说:"小蓟处处有,俗名(青刺蓟),2一3寸对其根作菜茹食甚美。"基础蓟叶羽状深裂,边缘有尖刺,根肥大,花紫红,色同小蓟 [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]。大蓟、小蓟为同科不同属植物,性能相近,都作药用。
【英文名】HERBA CIRSII JAPONICI/RADIX CIRSII JAPONICI
资料来源 :医 学 教 育网
【别名】大刺儿菜、大刺盖、老虎脷、山萝卜、刺萝卜、牛喳口、鸡母刺、大恶鸡婆、山老鼠簕
【来源】本品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.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。夏、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,或秋末挖根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制法】大蓟草:洗净,润软,切段,干燥。大蓟根:洗净,润透,切薄片,干燥。 大蓟炭:取大蓟段或根片,照炒炭法(附录Ⅱ D)炒至表面焦黑色。
[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]
【性状】大蓟草茎呈圆柱形,基部直径可达1.2cm; 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,有数条纵棱,被丝状毛;断面灰白色,髓部疏松或中空。叶皱缩,多破碎,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羽状深裂,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;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,下表面色较浅,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。头状花序顶生,球形或椭圆形,总苞黄褐色,羽状冠毛灰白色。气微,味淡。大蓟根呈长纺锤形,常簇生而扭曲,长5~15cm,直径0.2~0.6cm。表面暗褐色,有不规则的纵皱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粗糙,灰白色。气微,味甘、微苦。
【鉴别】本品根的横切面:表皮细胞壁木栓化,有时脱落。皮层较宽,紧靠内皮层处有类圆形分泌道,直径80~130μm,较密地排列成环;内皮层明显。韧皮部较窄。形成层断续成环。木质部射线较宽;导管少数,放射状排列,周围常伴有木纤束髓。薄壁细胞含菊糖。叶的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多角形;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,壁波状弯曲。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,副卫细胞3~5个。非腺毛4~18细胞,顶端细胞细长而扭曲,直径约7μm,壁具交错的角质纹理。
摘自: 医 学教 育网www.med66.com
【性味归经】甘,苦,凉。归心、肝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凉血止血,祛瘀消肿。用于衄血,吐血,尿血,便血,崩漏下血,外伤出血,痈肿疮毒。
【用法用量】9~15g;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【贮藏】置通风干燥处。
【备注】(1)同属植物中下列数种在不同地区也作大蓟入药。1.野蓟 Cirsium maackii Maxim.〔C. japonicum DC. var. maackii (Maxim.) Nakai〕。2.虎蓟 Cirsium spicatum Matsum。3.烟管蓟 Cirsium pendulum Fisch.。4.青刺蓟(滇大蓟、白马刺) Cirsium chlorolepis Petrak。5.藏大蓟 Cirsium eriophoroideum (Hook. f.) Petrak。(2)此外,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等地尚有以同科飞廉属植物飞廉Carduus crispus L.的全草,山东以麝香飞廉Carduus nutans L.的全草混作大蓟入药。东北地区还有以小蓟(刺儿菜及刻叶刺儿菜)作大蓟者,按小蓟虽亦有凉血止血之功,但不能消肿,此与大蓟之功效有所差异,故应分别使用,不可混淆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临床报道:
1. 治疗肺结核 大蓟根100g, 水煎, 1日1剂, 分2次口服.每剂加瘦肉30~60g 或猪肺30g 同煎更好, 连服3个月为1疗程.治疗26 例, 痊愈4例, 好转17例, 无效5例.〖浙江中医杂志 1987;22(11): 489〗
2. 治疗血尿 鲜大、小蓟各30g, 清水洗净捣烂, 挤出液汁, 慢火炖开, 加糖服下.若用干品, 每次各15g, 水煎服.轻症1日2次, 重症1日3次.止血效果良好.〖中医杂志 1965;(12): 16〗
3. 治疗荨麻疹 鲜大蓟(洗净, 去皮、抽心, 留中层肉质部分)100g(干品减半), 水煎服.服药期间忌腥臭及刺激性食物.治疗44例, 服药1~3剂痊愈34例, 服药4~5剂痊愈8例, 无效2例.〖基层医刊 1982;(5): 39〗
方剂选用:
1. 治疗心热吐血、口干: 刺蓟叶及根, 捣, 绞取汁, 每服一小盏, 频服.(《太平圣惠方》)
2. 治疗吐血衄血, 崩中下血: 大蓟一握.捣, 绞取汁, 服半升.(《本草汇言》)
3. 治疗跌扑损伤, 淤血作痛: 大蓟汁, 和热酒饮.(《本草汇言》)
4. 治疗热结血淋: 大蓟鲜根一两.洗净后杵碎, 酌加冰糖半两, 和水煎成半碗, 温服, 日服二次.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配伍效用:
大蓟配伍车前草 大蓟清热凉血;车前草清热利湿.二者伍用, 有清热利湿、凉血止血之功效, 用于治疗湿热所致之血尿等症.
大蓟配伍生地 大蓟清热凉血止血;生地养阴清热凉血.二者伍用, 有养阴清热、凉血止血之功效, 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候属于邪热引起者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