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草类—马鞭草马鞭草
Herba Verbenae
(英)European Verbena Herb
别名 铁马鞭、紫顶龙芽草、野荆芥。
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.的地上部分。
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,通常高30~80cm。茎上部方形,老后下部近圆形。叶对生,卵形至短圆形,长2~8cm,宽1~4cm,两面有粗毛,边缘有粗锯齿或缺刻,茎生叶无柄,多数3深裂,有时羽裂,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。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,开花时通常似马鞭,每花有1苞片,苞片比萼略短,外面有毛;花萼管状,5齿裂;花冠管状,淡紫色或蓝色,近2唇形;雄蕊4,二强;子房4室,每室1胚珠。熟时分裂为4个长圆形的小坚果。花期6~8月,果期7~11月。
生路旁、村边、田野、山坡。主产湖北、江苏、广西、贵州。
采制 6~8月花开时时采割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化学成分 全草含马鞭草甙(verbenalin)ey 5-羟基马鞭草甙;另含苦杏仁酶、鞣质;叶又含腺甙(adenoside)、β-胡萝卜素。
性味 性凉,味苦。
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,截疟,解毒,利水消肿。用于症瘕积聚、经闭痛经、疟疾、喉痹、痈肿、水肿、热淋。
【临床应用】1. 用于症瘕结块,跌仆伤痛,风湿痹痛,经闭经痛等症
马鞭草入肝经血分,具有活血祛瘀、通经的作用,治关节酸痛、跌
扑损伤,可配合红花、落得打等药同用;治妇女瘀阻经闭、痛经,
可配合益母草、香附等药同用;用于症瘕结块,可配合三棱、莪朮
等同用。
2. 用于水肿、脚气、小便不利,以及截疟等症
马鞭草又有利水消肿的功效,可用于水肿、脚气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近人用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,配合刘寄奴、半边莲等药同用,
有一定的消水退肿作用;如用治脚气,可配合牛膝、木瓜、车前草
等同用;治疟疾可单用本品煎服。
此外,本品配合茶叶或马齿苋可用以治疗痢疾泄泻。用本品鲜草适量
,洗净,捣烂取汁含咽,有可治疗咽喉肿痛。
【处方用名】马鞭草(洗净,晒干,切碎用)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三钱至一两 ,煎服。月经过多、孕妇忌用。
【文献摘录】《本草拾遗》:「主症癖血瘕,久疟,破血。」
《日华子本草》:「通月经,治妇人血气肚胀,月候不匀。」